讲员:Tim牧师
中心思想:尽管人软弱失信,神仍持守祂的盟约应许
我们在悉尼科技大学校园里接触到的国际学生,很多都是来交换个半年、一年,说来也快,眨眼就要打包回国。对我们来说,每学期就是重启模式——从迎新周开始,周二周三在校园设摊,做问卷、送气球、糖果、圣经,反正能吸引人的手法统统用上。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关系。每个学期大概会接触到一百五到两百位新学生。如果他们有兴趣,就可能参加我们周四的欢迎午餐或周五的悉尼徒步游。之后几个月,我们就陪他们喝咖啡、吃饭、喝奶茶、查经,慢慢建立关系,让他们更多认识耶稣。等到学期结束,有些人消失了(没兴趣),有些人加入了我们的“Chopstix”活动,还有些人就回国去了。然后——新学期又开始了,咱们又要重头来过,如同历史的重演。
今天我们翻开《创世记》,你可能也会觉得这剧情好眼熟,仿佛一幕幕似曾相识。但我们也会看到,尽管人总是变着花样地失守,神却始终如一,守着祂的盟约不打折。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一起祷告。
引言
回顾《创世记》至今,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神的信实。第十二章神与亚伯兰立约,说要赐福他、让他成为大国、赐他土地,还应许与他同在。
从那之后,整卷书就像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唯神马首是瞻、谦卑信靠的有,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跌跟头的也不少,有时山穷水尽,有时柳暗花明。我们不禁纳闷:神的应许到底行是不行?但神一次又一次地保守亚伯拉罕,连他自己都搞砸的时候,神都没有放弃他。
到了第二十一章,应许之子以撒终于出生了!大家都松了口气——终于看到希望了!结果没两章,神又让亚伯拉罕献以撒,来考验他的信心,幸好在关键时刻踩了刹车。我们又开始疑虑,这应许是不是又要完?
撒拉死后,亚伯拉罕派仆人千里寻媳,要为以撒找个媳妇,纵然过程艰辛,却也让我们看到,神从头到尾都在掌权。然后,亚伯拉罕也死了,问题也来了:应许的人死了,那应许还活着吗?
似曾相识
到了第二十五章的尾巴,以撒已经住在神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后裔的地上。身为应许之子,他大概觉得万事俱备,心旷神怡。
但咱们看看第二十六章第一节:
“那地方又发生了饥荒,这是在亚伯拉罕时期发生的饥荒之后的事。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王亚比米勒那里。”(创26:1)
饥荒当头,人心惶惶,以撒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应许到底靠不靠谱?”毕竟,他从来没亲眼见过神,也没听过神的声音。眼看局势吃紧,以撒决定走为上策。
写作者在此特意提及,这不是亚伯拉罕那一回的饥荒,是“又一回”!我们不禁就想起了那次——亚伯拉罕当时也住在应许之地,才刚得到神的应许,结果一遇到饥荒就脚底抹油,直奔埃及找口饭吃。靠自己智慧行事,差点把老婆拱手送人,搞得一团糟。那以撒会不会重蹈覆辙?
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以撒约莫早就盘算着上埃及走一趟,否则神不会一开口就说:“你不要下埃及去。”(创26:2)他从山地往沿海地带走,下到基拉耳,也就是非利士王住的地方,再往南就是直通埃及的路。
所以,这是要闹哪样?
说到底,亚伯拉罕也好,以撒也罢,都跟我们差不多。他们明明知道神的应许,却依然心里打鼓,一慌就想靠自己走捷径。
你有没有哪次,得到了你本不配得的东西?
有一次我在商店买东西,递上20元,收银员却找了我28块零钱!这8块钱显然是我本不该得着的。
按照人的想法,如果有人心里怀疑神、偏离正路,理当遭点苦头。但故事的主人公以撒却得着了他本不配得的。
在第一节中,以撒一边怀疑,一边逃离,在第二节中,神亲自来找他,亲自安慰他。让我们来看第2-6节:
2 耶和华向以撒显现,说:“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 3 你寄居在这地,我必与你同在,赐福给你,因为我要将这些地都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我必坚定我向你父亚伯拉罕所起的誓。 4 我要加增你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又要将这些地都赐给你的后裔,并且地上万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 5 都因亚伯拉罕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 6 以撒就住在基拉耳。
这时,耶和华向以撒显现,祂对以撒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下到埃及去。”以撒当时心里可能在想:“老爸当年都去了,为什么我去不得?”
神没有大发雷霆,没有兴师问罪,而是像慈父一样安慰以撒、鼓励他、再一次把应许一五一十地重申一遍。第三节中神说:“你寄居在这地,我必与你同在,赐福给你。” 面对怀疑,他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得着应许!
如果你回头去比较神在创世记12章1到3节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和这里第3到4节对以撒的应许,你会发现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神应许要赐福给以撒,要与他同在,要把这地赐给他的后裔,甚至还说他的后裔要多如天上的星!最后,在第4节还说:“地上万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以撒的疑虑,遇上了神的应许。
神应许祂自己的同在并赐福。如今,以撒可以确信无疑地知道,神从前应许给他父亲亚伯拉罕的,现在也传承给了自己。第6节说:“以撒就住在基拉耳。”有了神同在的保证和祂的应许,以撒的疑虑一扫而空,顺服了神的带领。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灵命高峰”?感觉无与伦比?如同在群山之巅俯瞰?也许是在一次营会、安静时刻,感觉和神无比亲近,可刚一回家、回到工作岗位,或者该去购物了,分分钟落回进老罪里打回原形。前一秒还在天上跟神同行,后一秒便不知当初是何年。
以撒也不例外。神向他显现,并且应许要赐福给他,那一刻他心里一定是满怀喜乐、信心爆棚!但很快,当他在基拉耳安顿下来之后,四周的非利士人开始引起他的注意。他心里开始打鼓:“我夫人利百加实在太漂亮了!” 他开始害怕这些非利士人会为了得到利百加而杀了他。这回他没有向神求帮助,而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出一条妙计。我们一起来看第7节:“ 那地方的人问到他的妻子,他便说:“那是我的妹子。”原来他怕说“是我的妻子”。他心里想:“恐怕这地方的人为利百加的缘故杀我,因为她容貌俊美。’”
耳熟么?
熟啊!
在第12章,亚伯拉罕在埃及的时候也曾撒谎,说撒拉是他的妹妹。他也是因为害怕——因为老婆撒拉太漂亮,他怕别人会为了得到撒拉而弄死自己。更离谱的是,亚伯拉罕第一次没吸取教训,后来他到了基拉耳,也就是现在以撒所在的这座城,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而且更糟的是即便有如此妙计加成,法老和非利士人的王真的把撒拉娶了去!亚伯拉罕自以为是、闪烁其词已经够严重了,没成想,以撒几乎将老爹的一套全学了去,这简直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然而,神用应许驱散以撒的疑虑,神再次抚慰了以撒的畏惧,而以撒也再一次获得他受之有愧的恩典。让我们来看第8-11节:
8 他在那里住了许久。有一天,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从窗户里往外观看,见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戏玩。 9 亚比米勒召了以撒来,对他说:“她实在是你的妻子,你怎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撒说:“我心里想,恐怕我因她而死。” 10 亚比米勒说:“你向我们做的是什么事呢?民中险些有人和你的妻同寝,把我们陷在罪里!” 11 于是亚比米勒晓谕众民说:“凡沾着这个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
嚯!以撒因为怕死,就对所有人谎称利百加是他妹妹,然后被逮个正着!真相终究是藏不住的。我们不太清楚亚比米勒王究竟看见以撒和利百加做了什么事,因为这里翻作“戏玩”的这个词,原文含义并不明确,有些译本翻成“笑”。但从上下文来看,王显然看到他们之间发生了兄妹间绝不可能出现的亲密举动,亚比米勒一眼就看出来利百加其实是以撒的妻子!但神并没有让惩罚临到以撒,反而令非利士人惧怕,以至于最后王竟亲自下令保护以撒和利百加!
尽管以撒离开了本地、去了外邦城市,又说谎又耍小聪明,但神还是向他作保自己的同在和应许,甚至亲自出手庇护!不仅如此,我们接着看第12到14节——
12 以撒在那地耕种,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华赐福给他, 13 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户。 14 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许多仆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
这真是一个充满恩典的故事。以撒所得的没有一样是他配得的,但他却不仅得着,而且丰富满满。神不仅在他怀疑、恐惧时给予他担保和庇护,还进一步赐给他丰盛的物质祝福,多到非利士人都看不下去了,嫉妒甚至惧怕他。到第16节,亚比米勒王干脆对他说:“你离开我们去吧!”
这正是恩典的写照,即使人在软弱中失败,神仍旧信守祂的约。
到目前为止在第26章里,每次遇到环境的试炼,以撒一次都没及过格。首先,遇到饥荒,他没有信靠神,而是动身离开,去外邦地寻找帮助;接着,面对非利士人的威胁,他出于恐惧说谎,把利百加说成是自己的妹妹,为的是保命。那么接下来,以撒又会怎么做呢?
离开基拉耳的以撒,和几年前初到这里的以撒相比,判若两人。第17节说,以撒从那里离开,住在基拉耳谷。可是,当非利士人听说他在那儿挖出水井,就来争夺,说那是他们的。以撒不争,转而另挖新井。这种情况屡屡发生,我们不禁要问:以撒是不是太软弱了?别人一逼他就退让?还是说,这正是他生命成长的标志,他不再照世人的方式去争去抢,而是愿意信靠神。到了第22节,以撒又挖了一口井,取名叫“利河伯”(Rehoboth),他说:“耶和华现在给我们宽阔之地,我们必在这地昌盛。”显然,以撒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倚靠神。接着在第23节,我们读到以撒上到别是巴,即亚伯拉罕在第21章末尾敬拜神的地方。而第24节写道:
24 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说:“我是你父亲亚伯拉罕的神,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要赐福给你,并要为我仆人亚伯拉罕的缘故,使你的后裔繁多。” 25 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并且支搭帐篷。他的仆人便在那里挖了一口井。
神再次向以撒显现,重申祂的应许,而以撒的回应是敬拜。他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在第26章开头,以撒“知道”有神,却是带着怀疑和恐惧行事;然后,神向他显现,清楚地告诉他,这些应许也是给他的;神赐福给他,甚至保护他脱离“仇敌”。自26章中段起我们看到的,以撒不再疑惑,而是确信;不在惧怕,而是信靠。看来自从以撒真正“认识”神、与神建立了关系起,他的行为就自然流露出信靠与顺服。
那么,我们从创世记第26章能学到什么?又可以带走哪些属灵功课呢?
这实在是一则讲述盟约信实的故事。
当然,这里讲的,是神对祂所立之约的信实。
神正在执行一个救赎的计划,这个计划从创世记第三章就已经展开了。这“盟约”正是神拣选用来成就救恩、将祝福带给万国的方式。在创世记12章,神邀请亚伯兰加入祂的救赎计划;而现在,祂邀请以撒参与其中。
神与亚伯兰立约,但祂的目的是要借着这个盟约,让人认识祂,知晓祂统治地上的国。神对盟约的信实,贯穿了整本创世记,甚至贯穿了整本圣经。
今天我们看到,以撒的眼光曾完全放在“自保”上,他连自己妻子的安危都不在意!神的计划远超于此,那就是“神国计划”。神决意要信守祂的盟约,因为祂所挂念的乃是这“地上的万国”。
每当我读到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我都会忍不住想:“神到底在想什么呀?!”然后我放眼一瞧——无意冒犯,我们大家实在都强不到哪儿去!
神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当祂在第12章向亚伯兰应许,在第15章正式与他立约的时候,祂其实是与自己立的约!亚伯兰只是受益人!这个约完全是由神承担责任,没有一方会违约,因为这全然是建立在神的信实上,而不是建立在“人”这种靠不住的对象身上。
所以我们看到,神不断地信守祂的应许,先是对亚伯拉罕,如今是对以撒,尽管他们都失败了,但神仍然不改初衷。神的目标是要保守这个家族,实现祂所立的应许,并借着他们成就祝福。而这一切与以撒“多配得”、“多忠心”无关。神对以撒和他全家的供应与眷顾如此明显,连仇敌都看得出来!到了本章末尾,亚比米勒王和他的领袖们亲自来找以撒,要求与他立约求平安,因为连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你是耶和华所赐福的人!”
结语
尽管以撒曾经怀疑、惧怕、甚至撒谎,神的应许从来没有受到丝毫威胁。但我们千万不要读完这一章,就以为我们也可以一边怀疑、一边害怕,一边撒谎、一边靠世俗的方法行事,然后还指望神照样赐福——不会的哟!
以撒一开始只是知道有神,但与己无关,活得又怕又焦虑。然而到了本章后半段,我们看到的以撒已经变了,他成了一个亲身认识神的人,选择信靠神,顺服祂、敬拜祂。以撒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蒙福的人,是一个依靠神、倚赖祂供应,并将神的话语走心的人。
以撒明白了,当我们愿意参与神的国度计划、接受祂的盟约,我们内心的疑虑与惧怕就会被祂的同在与应许所吞没,而神所看重的就会成为我们优先之事。那么我们今天也要问自己:我们是“知道神”,还是“认识神”?你是在过一个脱离神的独立人生,还是一个倚靠祂的依赖人生?
在新约里,神透过耶稣建立了新约。耶稣已我们作了所有的工。祂邀请我们,不是靠我们努力,而是靠信心,成为祂恩典的受益人。
耶稣邀请我们信靠祂,如同以撒学着信靠神和祂的道一样。祂呼召我们不再自己为王,而是归向祂、倚靠祂。祂曾说: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 6:33)
我们不必像以撒一样为生活所需忧虑,因为耶稣已经应许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
当我们愿意参与神的国度计划、接受祂的盟约,我们心中的疑虑和惧怕会被祂的同在与保障所压倒,而祂的心意也会成为我们的心意。
就在一个多月前我有两个学生跟我说,他们只是知道神,但却没有与神建立真实而亲密关系。也许你今天的处境正是如此——曾经以撒也是。
那我们该如何与神建立更亲近的关系呢?我想,第一步就是不再满足于“知道神”,而是向神要求与祂建立紧密的联系。
1. 和神说话——祷告,花时间读阅读、聆听祂的话语。
2. 将祂的话语付诸于生活。
3. 信靠祂的供应,而不是自己的聪明。
4. 与其他基督徒彼此相交,相互鼓励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