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陈主恒 牧师
创世记 24:28-67 – 临终使命2:为以撒带回个妻子!
早上好,各位弟兄姊妹,今天早上能够和大家一起开启神的话语,甚是喜悦。
如果今天是我头一次见您——我叫陈主恒,是教会的其中一名牧者。
在我们一起查考神的话语之前,让我们先一同祷告,请求神的帮助。
亲爱的天父:
今天早上当我们开启你话语之际,求你摒除我们心中的一切杂念。求你预备我们的心,打开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被你的话语鼓励,并将我们所学的付诸实践。
阿们。
引言
自上个主日起,我们一直在查考亚伯拉罕在创世记第24章中,托付给仆人的最后使命,那就是在亚伯拉罕的亲族中为以撒寻得一个妻子。
可你知道吗,那只是使命的一半。
找到妻子只是挑战的一半,挑战的另一半是要把这个妻子带回到以撒那里,也就是带回到应许之地。
所以我们今天讲道的题目是《临终使命2:为以撒带回个妻子》。上周我们关注的是“寻找”,而这周我们要关注的是“带回”。
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谁?
我不是问你的名字,而是问:你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通过查考这一章的后半部分,我想我们会被这位仆人的见证所打动,意识到我们生活在神所创造的世界中,而我们为谁而活,以及我们怎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看:
1. 令人信服的见证 – 我是神的仆人
2. 恒久不变的慈爱 – 神的信实永不失信
3. 穷追不舍、岿然不动 – 催逼的必要性
令人信服的见证 – 我是神的仆人
让我们从今天讲道的第一个要点开始,请跟我一起看第28节:
“女子跑回去,照着这些话告诉她母亲和她家里的人。”
这节经文在故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亚伯拉罕的仆人向利百加阐明了自己的使命,并得知利百加正是神为以撒所预备的新娘,利百加便急忙跑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希望他们能为自己祝福,并允许她前去。
紧接着,在下一节中我们就看到,利百加有一个哥哥,名叫拉班。
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转折。
作为读者,我们本以为会是利百加的母亲出场。
但相反地,拉班主动介入了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戏。
在第31节,拉班说:
“你这蒙耶和华赐福的,请进来,为什么站在外边?我已经收拾了房屋,也为骆驼预备了地方。”
拉班可能是远远地看见了仆人和他的随从,于是赶紧准备好房间,急忙迎客人进屋。
要知道,骆驼可不便宜,可谓又贵又难伺候。
所以当拉班看到仆人轻描淡写领来十匹骆驼,他就知道这位的主人来头不小,必是蒙耶和华大大赐福的。
因此,拉班赶紧热情款待,如同创世记第18章中接待天使的亚伯拉罕,
不同的是,天使是在吃饭时候将来意娓娓道来,这位仆人哪怕长途跋涉后身心疲惫、饥肠辘辘,却坚持在进食前把话说明白,
在第33节他仍说:
“我不吃,等我说明白我的事情再吃。”
从这开始,他再次讲述了自己的来意,正如他早前向利百加说明来意。
而他之所以再讲一次,是有明确目的的——他要说服拉班,相信利百加确实是神为他主人之子以撒所预备的新娘。
仆人如此上心的理由也很简单:这是主人托付给自己的最后一个使命。在仆人简短的讲话中,“主人”这个词出现了八次之多。
但我们如果细细品读这些章节就会发现,这位仆人所服事的,不仅是他地上的主人亚伯拉罕,更是天上的主人——神。
其实我们几乎可以说,他向拉班所说的话,就是他本人的见证。
这位仆人在亚伯拉罕家中服事了很长时间,负责管理家中一切大小事宜。
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语言来理解第35节的意思,就是这个仆人负责管理亚伯拉罕的资产、财务、税务、员工,甚至豪华座驾。
他知道亚伯拉罕敬畏神,但那是他主人的神,并不是他自己的神。尽管如此,他仍然忠心于自己在家中的角色,就此而已。
直到有一天,主人吩咐他踏上一段旅程,为以撒寻找并带回一个妻子。
这个诉求建立在神对亚伯拉罕所立的应许之上。
神从来没有亲自向这位仆人显现过,所以他一开始并不确定这个任务是否可行、甚至是否明智。
于是亚伯拉罕在第7节坚定地向他保证:
他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从那里为我儿子娶一个妻子。
这正是后来所发生的事,仆人亲眼见证了神的大能与信实。
在第40节中,仆人也特别告诉拉班,是神差遣了祂的使者在前面引导。
但这一次,仆人不再只是复述,而是作见证,正是因为有神的使者引导,他才能找到利百加。她是亚伯拉罕的同族中人,是以撒的妻子的完美人选。
接着在第45节,仆人告诉拉班,还没等他祷告完,利百加就带着水瓶走来了。
至少仆人努力向拉班告知,这位神是真的,祂是创造天地的主,甚至在他开口祷告以先,就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求。
在亲历了神的信实之后,仆人自己也确信,他不只是亚伯拉罕的仆人,更是神的仆人。
所以,他跪拜他“主人亚伯拉罕的神”耶和华,并不是要与神保持距离,相反,他是在宣告亚伯拉罕的神为自己的神。
正如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没有人天生就是基督徒。
我们之所以成为基督徒,是因为另一位基督徒先祝福了我们,向我们传讲了耶稣的好消息,并向我们显现神那信实的爱。
我们将信心全部押在耶稣身上,就等同于宣称祂是我们个人的神,承认自己是祂的仆人,要为祂作见证、传扬祂奇妙的作为和世代不断的爱。
然而,基督徒的生命不总是风调雨顺,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能会开始怀疑神的信实,我们会问:“神如今还会信实吗?祂会永远信实吗?”
恒久不变的慈爱 – 神的信实永不失信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第二个要点:恒久的慈爱,神的信实永不失信。
这里的“恒久”不仅描述了神的爱是持久不变的,也强调了神爱的本质——祂的爱是恒定的、不断的。
因此,神的信实永不失信。
该描述是于神极其重要的真理,也正是仆人在第49节中问拉班的缘由:
“现在你们若愿以慈爱、诚实待我主人,就告诉我,若不然,也告诉我,使我可以或向左或向右。”
正如上菜前那般开门见山,仆人的直言不讳几乎有几分不近人情。
此时饭菜已经端上桌,但这位仆人脑子里依旧只有完成使命这一个念头。
拉班的态度于他而言刻不容缓。
在我们继续往下读之前,让我们稍作停留,从这节经文中看到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是仆人的用词。
“慈爱”和“诚实”这两个字眼在圣经中,最常用来描述神对祂立约子民的爱。
在这里,指的是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你会在第27节再次看到这两个词,当仆人跪拜耶和华时他说:
“耶和华我主人亚伯拉罕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不断地以慈爱、诚实待我主人。”
所以,当仆人向拉班展示亚伯拉罕的财富,并以自己的见证来展现神的慈爱与信实,他也满怀期待地相信,神会继续信守祂的应许、保持祂的本性。
仆人期待拉班能够认出这一切都出自神的手笔,从而同意利百加离开。
第二,尽管井边发生了那么多“巧合”加上祷告也得到了应允,但只要拉班说一个“不”字,仆人就会另觅良缘。
换句话说,尽管所有迹象都指向利百加就是最佳人选,仆人却仍然愿意顺服在神的信实之下。
因此,我们看到这位仆人真正的信心并不是建立在“看似成功”的表象之上,而是坚定于神本身。
因为他知道,如果拉班说“不”,那并不代表神不信实,也不代表神不预备;这只说明利百加不是那位被拣选的新娘。
他知道自己是在神慈爱的主权下服事。
而这往往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当我们求好事的时候。
我们可能觉得既然这件事情“好”,那神一定会应许它发生;然而,我们忽略了我们认为好的,不一定是神认为“最好的”;我们想现在就得到,但神可能要我们再等等。
回顾亚伯拉罕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
然而神总是温柔地对待亚伯拉罕,并充满慈爱地提醒他,祂是可信靠的,祂会成就自己所应许的一切。
我不知道这位仆人对亚伯拉罕的一生了解多少,但作为家中最年长的仆人,他必定与亚伯拉罕关系亲密,被潜移默化地教导。
所以在这种紧张不确定的情形之下,这位仆人并没有被眼前的挑战带飞了节奏。
虽然阻挡在他和利百加之间的只有拉班,他却深知亚伯拉罕的神掌管一切,并且是信实的。
这也提醒我们:我们如何信靠耶稣,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活法,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在日常决策中让神优先、在困难中转向神的话语和祷告、并尽力活得敬虔,为神作见证时,
这时,我们就是在带领周围的人作耶稣的门徒,不论是在教会内,还是教会外;不论是在家中、工作中,在超市、还是人行道上。
诚然,一个人要在口里承认耶稣为主才真正成为门徒,但门训的过程在他们还没有承认耶稣之前就已经开始。
毫无疑问,分享神的话语、带领人读圣经非常重要,
当我们与圣灵同行,我们的言语就会有能力、有生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教会的座右铭不仅是“听见福音”,我们也希望人们能“看见福音”。
好消息是,几乎每周我都能见证福音正在我们中间真实地活着。
我也感谢神,作为牧者,听见你们见证神在自己身上、别人身上的作为,我如获至宝。
那么回到我们的故事里。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老仆在困境中如此坚定信靠神,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神信实的爱透过亚伯拉罕显现出来,正如我们在基督里所看见的一样。
他知道神的爱是不止息的,是不改变的。祂的信实永不失信。那位引导他找到利百加的神,也必定带领他成功地将利百加带回去。
我们看到在第50节,拉班和利百加的父亲彼土利对仆人说:
“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 看哪,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主人的儿子为妻。”
他们一致同意让利百加成为以撒的妻子,并认同仆人所说,一切确实出于耶和华。
仆人向耶和华俯伏在地,并送上迎娶利百加的聘礼。
直到这时,在第54节,仆人才终于和他们一同吃喝。
但我们看到,第二天一早,这位仆人就迫不及待地想回程了!
穷追不舍、岿然不动 – 催逼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来到今天信息的第三点,也是最后一个重点。这位仆人如此心急,请让我们思想:为什么这种紧迫感对仆人、对利百加、也对我们都很有必要?
在同一节经文,也就是第54节中,仆人住了一晚后,清晨就对利百加的家人说:
“请打发我回我主人那里去吧。”
他的意思很清楚:现在是时候带利百加回到她的新家了。
说起来,利百加的家人才刚得知这个消息不到一天,他们甚至不知道这是不是与利百加的最后一面,
如果只给新娘的家人不到一天的时间告别,未免太过不通情达理。
我也是个父亲,我就有一个小漂亮闺女,有朝一日她将为人妇,怕是把全世界的时间都给我用,也不足以平复我的悲哀。
当Evangel还只有几周大的时候,我唱给她的第一首摇篮曲,歌词大约是这样的:“Evangel,不可以谈恋爱,也不可以结婚。”
当然要声明,歌词是个玩笑,心情却是真的,
因此我非常理解利百加的家人,他们想多要几天时间与她道别,哀悼这段分离,完全可以理解。
但仆人却不为所动,在第56节,他说:
“耶和华既赐给我通达的道路,你们不要耽误我,请打发我走,回我主人那里去吧。”
如果我们对比第49节的语气,这次的语气明显更加坚决,他直接以“耶和华”作为理由,要求立刻启程。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日后,拉班欺骗以撒的儿子雅各,逼他娶了拉班的大女儿,又为自己无偿劳作多年。
现在,在今天这段经文中,仆人或许已经察觉到利百加家人,尤其是拉班的不忠或诡诈,但我们无法断言。
可以确定的是,仆人迫切地想走,而拉班及其家人显然并不着急,
仆人说:“别耽误我。”而他们的反应则像是:“急什么?”
弟兄姊妹们,在撒但所有的谎言当中,“急什么?”可能是最致命的一句。
它危险之处不仅在于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关键是它里边确实多少有真理的成分在。
如果神是永远信实的、祂的爱是不变的,那我们何需匆忙?
实话实说,利百加现在走和十天后走,又有什么区别?
你可能心里想,神应该也能祝福这仆人多等十天吧,急什么?或许这就是拉班的想法!
你可能也觉得,区区十天而已,神又怎会如此无情无义,给十天让家人收拾心情都不可以?
亲爱的弟兄姊妹,容我说一句,上头这些问题,光是想想就很危险。
因为一旦我们开始有这样的念头,我们就已经默认了“或许没有那么急”的前提。
这些说法听起来都很合理,这正是它们危险的原因。
当我们有这样的念头时,我们已经扮起了“神”的角色,自己决定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就是这么做的。
老仆幸不辱命,没有跌入这个陷阱,他依旧穷追不舍,同时岿然不动(calm urgency)。
于是到了第57节,拉班拿出王牌——让利百加自己决定。他觉得多年的亲情会让利百加选择留下。
但出人意料的是,利百加体会到这件事的紧迫性,于是在第58节中回答说:
“我去。”
为什么这么急迫?其实作者早已给出线索——正因为神的应许信实可靠,仆人和利百加才表现出如此的紧迫感。
这一点也在利百加所领受的祝福中得到了印证。
在第60节中说:
“我们的妹子啊,愿你作千万人的母;愿你的后裔得着仇敌的城门。”
这正是创世记22章17节中,耶和华的使者对亚伯拉罕的祝福原文!
因此,这一段故事的结尾,是这样一个总结:神借着祂的百姓,成就祂的应许。
而我们就是祂的百姓,祂的百姓就是我们。我们没有拖延顺服的借口,反而应当喜出望外、刻不容缓地在世上推进神的计划。
神的爱带来我们内心的平安淡定,但这份平安不应消除我们行动上的紧迫。
当我们读到利百加和亚伯拉罕所领受的祝福时,不禁想起耶稣在马太福音16:17所说的话:
当彼得认耶稣为基督、永生神之子时,耶稣回答他说: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的确,在基督里,我们是亚伯拉罕、以撒、利百加的属灵后裔。我们终有一日,将完全胜过阴间的门,彻底战胜罪与死亡。
但只要今天还是“今日”,正如希伯来书作者所提醒我们的,我们就应当带着岿然不动的心志穷追不舍,每日彼此劝勉,免得我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刚硬。
至于福音的使命,只要这世界的末了尚未来临,我们就当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也要带着这样的岿然不动的紧迫感,穷追进度,
因为耶稣随时会再来,审判活人死人。
愿神赐给我们像那位老仆一样的心志,使我们常常以主的旨意为念。
也愿我们像利百加一样,把握每一个时刻回应神的呼召。
愿神帮助我们,穷追不舍其进度、岿然不动己心志,完成这两件事。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