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爱他人,放下你的舒适
B. 爱上帝的计划,放下你自己的计划
C. 热爱慷慨,远离贪婪
早上好,主内的弟兄姐妹们。
我在一个名为 Thesauros Consulting 的机构工作,我们为教会和基督徒提供指导,帮助他们以耶稣基督的门徒身份管理财务。我们的工作包括建立适当的架构,帮助人们明智地管理财务,但方式要符合他们的基督教信仰:掌控金钱,并将其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将神的国度置于我们自身世俗欲望之上。
但在创办 Thesauros Consulting 之前,我曾在一家银行担任客户经理,负责确保银行最重要的客户对我们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我会时不时地与他们见面,一起吃饭或喝咖啡,以确保他们仍然满意,并听取任何反馈意见以改进。
为了建立信任并鼓励他们继续与银行开展业务,对我来说,能够与他们进行个人层面的交流也至关重要。
如果我必须与一位热爱某个足球队的客户见面,我会研究过去两三周该球队的新闻,以便与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如果他们喜欢冲浪,我会学习一些冲浪术语和世界各地的冲浪海滩。如果他们喜欢板球,我会举起白旗,承认我唯一一次去看板球比赛是在15年前,我唯一记得的事情就是庆幸自己带了MP3播放器,但真希望自己带了本书。
我对足球、橄榄球或冲浪不感兴趣,但为了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会尝试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表现出一些兴趣。通过表现出我关心他们重要的事情,他们更有可能听我说话。……但板球是我的底线。 ……
现在回想起来,我想起保罗的话: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 向 犹太 人,我就作 犹太 人,为要得 犹太 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哥林多前书 9:19-23)
如果你从事销售工作,需要与人建立业务关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为了让别人有机会倾听你的心声,保罗说他就是所有人的一切。
两周前我来这里的时候,我们探讨了教会领袖和教会成员如何需要将福音——耶稣基督的真道——置于一切之上,超越自己的骄傲和野心,使教会合一,有效地为福音工作。为了拥有这样的心,我们应该守护和训练我们的心,跟随主的道路,而不是我们自私的道路。
我们内心公义的训练体现在善行和服事他人上,而这在教会中经常发生。当我们做成得救的工夫时,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回应上帝对我们的恩惠。上帝的恩典激发我们的善行。我们行善并非为了激发上帝的救恩。
今天早上的经文提醒我们,当我们真心想用福音接触他人时,我们就会做出一些牺牲。
1)当我们爱他人时,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舒适。
2)当我们热爱上帝的计划时,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计划。
3)当我们乐意慷慨地服事他人时,我们就会放下自己的贪婪。
A. 爱他人,放下你的舒适
如果你关心他人,你就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必要的事情,努力赢得他们归向基督。
两周前,我们读了使徒行传15:1-29,教会领袖不得不面对那些教导外邦人要得救,必须遵守犹太律法(包括割礼)的犹太基督徒。保罗和巴拿巴说,即使是犹太人也不能遵守犹太律法,所以把这些律法强加给其他基督徒是错误的。
但正如你可能注意到的,在我们阅读的经文中,仅仅一章之后,保罗就带提摩太去行了割礼。保罗说,这传统和仪式是不必要的,但提摩太还是照做了,以表达对他所遇见的人的爱。我们在第1-5节读到:
“1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 2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 3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4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 5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他们向犹太人成为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
虽然割礼对得救来说并非必要,而且很痛苦,但提摩太还是受了割礼,这样当他们向犹太人传讲耶稣时,就可以以犹太人同胞的立场,而不是外人的立场来讲话。犹太人和大多数其他种族一样,更愿意听从自己人的意见,而不是外国人的意见。
感谢上帝,当提摩太看到有机会向犹太人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时,他并不关心自己的安逸。
我们常常因为安逸,或者不愿冒着失去舒适生活的风险,而无法有效地开展福音工作。
当你看到邻居或朋友需要帮助时,即使他们没有主动要求,这也可能是一个你伸出援手的机会。比如,在他们生病时,做一顿饭或帮他们买些杂货,或许你可以在送饭、送货时为他们祷告。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或许要放弃几集韩剧或其他电视节目,但这样做会让我们获得永恒的财富。
我必须道歉,因为我不太了解你们在高嘉华的教会的历史,但我确信在19世纪70年代你们教会刚建立的时候,还没有华语崇拜。当时,也没有必要。但随着你们所在郊区和周边地区的变化,一群人意识到,用福音接触华语使用者是一个好主意。
圣公会(也就是英国的)教会愿意成为澳大利亚华人社区的中文教会,这不是一件特好的事吗?在高嘉华(Kogarah)、市中心(the City)、百老汇(Broadway)、垦思(Campsie)、卡布拉马塔(Cabramatta)、卡林福德(Carlingford)、查茨伍德(Chatswood)、切斯特山(Chester Hill)、伊斯特伍德(Eastwood)、格兰维尔(Granville)、霍恩斯比(Hornsby)、鲁斯山(Rouse Hill)、基拉拉(Killara)、赫斯特维尔(Hurstville)、利德科姆(Lidcombe)、明托(Minto)、北莱德(North Ryde)、帕拉马塔(Parramatta)、彭南特山(Pennant Hills)和城堡山(Castle Hill),悉尼的华人社区都得到了服事。我可能还遗漏了其他一些地方。
我的意思是,圣公会——其起源于英国——让教会成员和教会领袖走出舒适区,在圣灵的感动和改变下,将福音传播到其他文化。
为了福音放弃物质享受,是历史上基督徒的共同主题。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们放弃了他们的家庭、家园和欧洲的舒适生活,因为上帝的灵呼召他们前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殖民地。
B. 爱上帝的计划,放下你自己的计划
你可能听说过一位二十多岁的英国年轻人,名叫亨利·马丁。他是印度最著名的传教士之一,或许仅次于威廉·凯里。21岁时,他被剑桥圣公会按立为执事。之后,他通过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协会(CMS)申请成为一名海外传教士。然而,当时他的传教之路却被关闭了。一场金融危机使他失去了原本可以支持他传教事业的收入。
但几年后,他获得了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牧师的机会。在此期间,英国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着印度、东南亚部分地区以及香港。如果你学过历史,你就会知道,英国通过这家贸易公司对当地社区犯下了极其严重的暴行。
英国政府反对派遣传教士到印度等他们在贸易上拥有大量利益的国家。为什么?这是因为传教士确实关心当地人民的福祉。如果你关心当地人,并努力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他们就更难控制。
然而,与此同时,英属东印度群岛的军队意识到,英国前哨站的年轻士兵会受益于随军牧师的帮助。他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心理和灵性健康。因此,包括马丁在内的许多传教士前往印度担任随军牧师。他们与士兵一起工作,在灵性上给予他们支持,并在闲暇时与驻扎的当地社区分享福音。
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总是将军营设在距离城市一两英里的地方,远离当地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希望保持独特的英国特色,避免与印度人混杂。然而,亨利·马丁却将自己的房子建在军营和当地城镇之间。他这样做是想让每个人都知道,作为牧师,他不仅为士兵服务,也为当地人服务。
这表明他多么关心印度人民,他看到印度人民和英国士兵一样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他向所有人明确表示,他并不认为英国人比印度人优越。
从1806年首次被派往印度到1812年30岁去世,他学习了四种语言,并将新约翻译成其中三种: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波斯语。这一切都发生在他担任牧师、在当地社区服务期间的六年时间里。
他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圣公会牧师,但他愿意放弃舒适的家,甚至放弃住在英国军营的舒适生活,只为与人民亲近。为了印度人,他变成了印度人;为了波斯人,他变成了波斯人;学习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交谈,最重要的是,用他们的语言翻译上帝的话语。
就像使徒们发现在亚洲传福音的大门关闭一样,马丁最初也无法按照原计划以英国海外传道会的宣教士身份前往。
使徒们和亨利·马丁都是热心的福音传道者,一心想传播福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福音计划总是顺利进行。
我相信,透过关闭的大门,上帝想要表明他的计划比人的计划更宏大——即使是最热衷福音的人。上帝阻止了亨利·马丁成为英国海外传道会宣教士的计划,但在他游历印度和波斯的几年里,他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在我们阅读的6-10节中,我们读到关于使徒们的内容:
6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细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7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8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 9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10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 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神阻止他们去亚细亚,但如果你进一步读下去,就会发现他赐给他们在欧洲有果效的事奉,后来又在亚细亚有果效的事奉。
两章之后,在使徒行传第 18 章中,我们读到,在保罗第三次也是下一次宣教旅程中,福音的大门终于向他们敞开,从加拉太和弗吕家开始(使徒行传 18:23),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继续到以弗所(使徒行传 19:1-10)。在使徒行传19:10中我们读到:
“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
住在亚细亚省的所有人都听到了福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别是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话、没有报纸、甚至没有圣经的时代。当时,亚细亚的许多教会都建立了起来。启示录2-3章中提到的七个教会都在亚细亚。
就在几年前,上帝还禁止他们去的地方,如今却发生了如此多卓有成效的事工。
C. 热爱慷慨,远离贪婪
并非我们所有人都蒙召在海外或跨文化环境中传播福音,但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我们委身服事和慷慨的奉献,成为将福音传遍天下、让耶稣为世人所知的伟大使命的一部分。
让我们看11-13节。这是在门徒们得到前往马其顿的异象之后。腓立比是当时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11于是从特罗亚开船,一直行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亚坡里。 12从那里来到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我们在这城里住了几天。 13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按照使徒们的惯例,他们先设法找到一个会堂,好在腓立比开始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但在这座大城市里,他们不得不到城门外的河边去找聚集祷告的人——但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会堂。要建造会堂,需要有10个愿意的犹太人。有趣的是,在这么大的城市里,竟然连10个热心建造礼拜场所的犹太人都没有。
即使在河边的祷告场所,第13节也只提到了女性。
一些最热心、最活跃、最投入的教会成员往往是女性。可悲的是,即使是现在,自愿承担教会职责和各种工作任务的女性数量也比男性多。
参与福音事工是最重要的工作。感谢上帝,因为地方教会给了你一个地方和机会,让你为福音的目的发挥你的才能和恩赐。所以,让我鼓励你们——尤其是男士们,请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段经文的其余部分:
14有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 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15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保罗、巴拿巴或提摩太那样,在许多国家传福音。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帝不能按照他的旨意和目的使用每个人。即使她没有离开城镇去传福音,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为耶稣执行使命。
吕底亚款待了使徒们。在第14节中,我们知道上帝亲自打开了吕底亚的心。上帝通过福音的白白恩赐向她彰显了祂的恩典。她现在是天国的一员,是上帝的儿女。有些基督徒可能会对此沾沾自喜,但这个美好的事实却在吕底亚心中激起了一颗慷慨和怜悯的心。
她慷慨地敞开家门接待使徒们。通过这样做,她让使徒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传扬福音上。他们不必每天晚上花时间寻找住处,或者思考吃什么。
你不能在周日来这里讲道,并不意味着上帝没有使用你来完成他的旨意。你可以邀请你的朋友和家人来教会。你可以和你的基督徒同胞一起祷告、读经,以此来鼓励他们。
你可以奉耶稣的名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你也可以在教会服事。用你的热情好客、行政技能、清洁、维修、音乐和技术技能在教会服侍。
对于在场的男男女女,尤其是男人们,我可以说:你可以用一百个理由或借口拒绝服务,其中一些可能是有效的——但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应该同意服事:感谢神的恩典和怜悯。
结语
今天上午,我能否以这个问题来结束与你们的对话:为了传播福音,你们愿意放弃什么?你们愿意像提摩太一样,放弃安逸的生活,离开舒适区吗?你们愿意像亨利·马丁一样,学习另一种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好把耶稣介绍给来自希腊、黎巴嫩、韩国或尼泊尔的邻居吗?你们愿意像吕底亚一样,运用你们的才能和资源去服侍吗?你们愿意和教会的其他人一起在社区移动餐车服事吗?愿意被安排参与主日崇拜的服事吗?或者在周间帮助其他各种事工吗?你们为什么不问问翁牧师或教会理事人员,你们能提供什么帮助呢?
让我们来祷告:
我们的主,天父。感谢祢,感谢祢将福音传给我们,使我们得以与祢同在,得着平安和永生。感谢祢赐给我们一个教会大家庭,使我们与其他基督徒彼此联系,彼此鼓励,坚固彼此的信心。
主啊,求祢赐给我们一颗热心和渴望,将祢的福音传扬出去。
如果我们缺乏勇气,求祢赐给我们勇气。
如果我们缺乏知识,求祢赐给我们学习祢话语的渴望。
如果我们缺乏怜悯,求祢赐给我们一颗爱人的心。
我们奉祢儿子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今天上午,我想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1)谁是将福音传给我的那一位,我应该为他向神献上感谢?我该如何效法他,将福音传给其他人?
2)有哪些事情不仅占据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又没有成效,使我无法服侍基督?
3)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服事教会和/或社区里的人?